跳到主要內容區
:::

研究展演

 

 

 

 

舉辦時間 : 中華民國11211 18.19 (星期六.星期日)

舉辦地點 : 朱銘美術館

參與學者

村井啟乘/藝術家

李圭/紐約市立大學哲學教授

文貞姬/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沈昭良/華梵大學攝影與VR設計學系教授

沈裕融 /華梵大學攝影與VR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林青萱/銘傳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助理教授

高俊宏/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陳永賢/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教授

陳泓易/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

梁廷毓/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生

黃明川/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客座教授

黃國才/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客座藝術家

黃銘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班藝術史與視覺文化主修研究生

劉芸怡/華梵大學攝影與VR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蔡漢正/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生

龔卓軍/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教授

2023亞洲藝術學術論壇】

藝術介入時間

Time And Art Intervention

時間:6/14(三)下午2點-4點

地點:

台南新芽(台南市中西區成功路29號4樓)

主講人:

Isabelle Doussan教授(法國國立農業食品和環境研究所)

主持人:

龔卓軍教授(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與談人:

葉杏珍 MOA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推廣講師

黃郁仁 農夫

吳比娜 永續農業教育網絡 研究員

Comment le droit peut-il aider au développement de l’agriculture alternative ?

法律如何促進永續農業的發展?

時間:6月15日(四)19:00-21:30

地點:海馬迴光畫館

主講: 張燦輝

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Visiting Professor 客席教授

從「相」到「相」,攝相現象學導論

From Phenomenon to Photo: Introduction to a Phenomenology of Photography

時間:6月14日(三) 19:00-20:30

地點:拔林工作站

主講: 張燦輝

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Visiting Professor 客席教授

分隔與連繫:門窗現象學

Separation and Connection :Phenomenology of Door and Window

(本場次以英文演講)

時間: 2023.5.24 , 19:00-20:30

地點: 拔林工作站(台南市官田區29號)

演講者: 林徐達老師(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人類學教授)

藝術與文化的本真性移轉——畢卡索的非洲面具神話、李維史陀的紐約困境,與馬凌諾斯基的初步蘭現實

420() 14:00-16:30

地點:視覺館五樓大教室

演講者:李恩淑Lee Eunsook(韓國當代裝置藝術家)

線與我(string and me)

2023/01/11

地點|拔林工作站

講者|Nakaw Putun

海景第一排--原民策展的地景敘事

2023/01/04

地點|拔林工作站

講者|呂佩怡

以河流作為策展方法——從淡水河到曾文溪

2022/12/23

視覺館五樓大教室

主講:宜德思.盧信 Idas Losin

主持:拉黑子.達立夫

跳島創作計畫

2022/12/21

拔林工作站(拔林賴氏七房宗祠:台南市官田區29號)

講者|你哥影視社 Your Bros. Filmmaking Group

很不風景的人

2022/12/18-2023/01/20

禮納里lnl原創空間

共學策展人:

陳政道、蔡漢正、葉筑菀、伊誕・巴瓦瓦隆

參展藝術家: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達瓦蘭部落藝術群聚

陳政道、蔡漢正、林育世、吳傑生、葉筑菀、許維強、鄭曉琼、錢菲菲、伊誕・巴瓦瓦隆、武玉玲、峨塞・達給伐歷得、李純玉、陳亮、余衛民、馬駿、卓惠萍、洪于婷

《讓共學成為一首歌》

2022/12/14

拔林工作站(拔林賴氏七房宗祠:台南市官田區29號)

講者|洪榆橙、楊志彬

流域學校與藝術行動的網絡交會

2022/11/30

拔林工作站(拔林賴氏七房宗祠:台南市官田區29號)

講者|潘怡帆

台灣文學及虛構的創造實踐

2022/12/02-12/03

總爺藝文中心(台南市麻豆區南勢里總爺5號)

「大地.生態.萬物:物質性與文化多元性學術研討會」

2022/11/24

南藝大視覺館五樓大教室

主講:羅秀芝

策展地誌學—藝術地誌的美學微光

2022/11/23

拔林工作站(拔林賴氏七房宗祠:台南市官田區29號)

講者|龔義昭、洪淑青

流域如何成為學校——小事報/渡拔計畫

2022/11/ 16

拔林工作站(拔林賴氏七房宗祠:台南市官田區29號)

講者|黃瀞瑩

從火堆到廣場—拔林工作站的氈團敘事

2022/11/ 09

拔林工作站(拔林賴氏七房宗祠:台南市官田區29號)

講者|黃冠閔

土、火與水的想像詩學

2022/11/04

圖資大樓遠距教室

主講 / 林柏樑

主持 / 拉黑子.達立夫

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創作研習  系列講座

紀實攝影中的社會映照

2022/11/02

拔林工作站(拔林賴氏七房宗祠:台南市官田區29號)

講者|吳克威、蔡郁柔

農田作為問題場域——以實踐探索與萬物共存之徑

2022/10/26

拔林工作站(拔林賴氏七房宗祠:台南市官田區29號)

講者|沈昭良

潛行攝影計畫的緣起、調研與實踐過程

2022/10/19

拔林工作站(拔林賴氏七房宗祠:台南市官田區29號)

講者|黃建宏

化殖的歷程,閱讀《潛殖絮語》

2022/10/12

拔林工作站(拔林賴氏七房宗祠:台南市官田區29號)

講者|林芳宜

從聽覺到視覺,我想說的是時間

2022/10/05

拔林工作站(拔林賴氏七房宗祠:台南市官田區29號)

講者|陳冠彰

MATTAUW大地藝術季中的土、竹計畫的策展歷程

2022/09/28

學甲慈濟宮

講者|龔卓軍

{當代藝術與策展專題 }系列講座

2022/10/13、2022/10/27、2022/11/ 10、2022/11/ 17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視覺一館五樓

主講人:蕭瓊瑞

主持人:文貞姬、陳泓易、龔卓軍

何謂台灣藝術四講

2022/09/21

拔林工作站

(拔林賴氏七房宗祠:台南市官田區29號)

講者|

王品驊

【當代藝術與策展專題111-1:流域路徑時刻】

2022/06/22

拔林工作站、拔林慈安宮廣場、拔林聚落

渡拔之夜

2022//2022/6/9 - 6/14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視覺一館五樓

藝術家|

顏佳玟、錢菲菲、夏娃、黃鈺軒、李焞曜 、林鴻易、楊孟濠 、林育世(評論)

座談主持| 拉黑子.達立夫

與談人| 龔卓軍、文貞姬、陳泓易

芒種

2022/06/15

圖資大樓遠距教室

主講人:港千尋 (攝影師和攝影評論家,現任多摩美術大學美術學部情報設計學系教授)

龔卓軍、陳泓易、文貞姬

南藝大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主講題目:作為方法的南方

2022/06/01

圖資大樓遠距教室

主講人: 千葉成夫(日本及亞洲藝術評論家,曾任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主任研究員)

龔卓軍、陳泓易、文貞姬

南藝大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主講題目:

未生的日本美術史

2022/05/27

南藝大視覺館

五樓大教室

主講:黃志偉(崑山科大視覺設計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暨所長)

主持 / 拉黑子.達立夫

藝創所博士班創作研習系列講座

港邊A口味

2022/05/25

圖資大樓遠距教室

主講人: 千葉成夫(日本及亞洲藝術評論家,曾任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主任研究員)

龔卓軍、陳泓易、文貞姬

南藝大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主講題目:

未生的日本美術史

2022/05/18

圖資大樓遠距教室

主講人: 金嬉英(韓國國民大學美術學系教授)

龔卓軍、陳泓易、文貞姬

南藝大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主講題目:

"Nam June Paik’s Exposition of Music-Electronic TV: Indeterminate temporality" (part 2

2022/05/13

南藝大視覺館

五樓大教室

主講 / 菅野麻依子 Maiko SUGANO

主持 / 拉黑子.達立夫

創作研習系列講座

題目/ 環境與文化的創作思考實踐

2022/05/11

圖資大樓遠距教室

主講人: 金嬉英(韓國國民大學美術學系教授)

龔卓軍、陳泓易、文貞姬

南藝大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主講題目:

"Nam June Paik’s Exposition of Music-Electronic TV: Indeterminate temporality" (part 1

2022/05/04

南藝大視覺館

五樓大教室

主講人:黃海鳴(國北教大藝術系退休教授,曾任北美館館長)

龔卓軍、陳泓易、文貞姬

南藝大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主講題目:改變中的地圖

2022/04/27

南藝大視覺館

五樓大教室

主講人:沈志中(台大外文系教授)

龔卓軍、陳泓易、文貞姬

南藝大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藝術評論國際論壇- 我的時代革命系列

主講題目:藝術與其客體(Art and its Objects)

2022/04/20

南藝大視覺館

五樓大教室

主講人:張晴文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

龔卓軍、陳泓易、文貞姬

南藝大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藝術評論國際論壇- 我的時代革命系列

主講題目:從關鍵詞到藝評史

2022/04/15

南藝大視覺館

五樓大教室

主講人: 曾琬婷

與談人:拉黑子達立夫

創作研習系列講座

以島嶼植物作為創作思考與實踐

2022/04/13

南藝大視覺館

五樓大教室

主講人:林育淳(南美館館長)

龔卓軍、陳泓易、文貞姬

南藝大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藝術評論國際論壇- 我的時代革命系列

主講題目:從時空脈絡探看南美館的進行式

2022/03/30

南藝大視覺館

五樓大教室

主講人:

薛保瑕(南藝大榮譽教授)

龔卓軍、陳泓易、文貞姬

南藝大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藝術評論國際論壇- 我的時代革命系列

主講題目:

如影隨行: 我與抽象藝術的連動性

2022/03/23

南藝大視覺館

五樓大教室

主講人: 黃國才

(香港抗爭視覺藝術家和教育家,曾任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

龔卓軍、陳泓易、文貞姬

南藝大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藝術評論國際論壇-我的時代革命系列

主講題目:我的時代革命

2022/03/17

2022/03/18

視覺一館五樓大教室

主講者:施永德(藝術家/臺大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

藝創所博士班

藝術實踐與創作研習工作坊

河流的訪客

 田野: patawsi ta’ pakongko

2022/03/17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遠距教室

Tim Ingold

人類世實驗學院 星球生命的四層反省

萬物的永續性

2022/03/10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遠距教室

Tim Ingold

人類世實驗學院 星球生命的四層反省

論非知與關注

2022/03/03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遠距教室

Tim Ingold

人類世實驗學院 星球生命的四層反省

籃中世界

2022/02/24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遠距教室

Tim Ingold

人類世實驗學院 星球生命的四層反省

大地天空與其間的地表

2022/01/182022/02/24

南藝大圖資大樓一樓遠距教室

或線上參與

龔卓君、吳瑪俐、陳冠彰、蔡佩桂、高俊宏、董維琇、

南南東

2021/06/23

線上論壇

第一場

發表人:呂瑋倫、陳世育、蔣偉光

與談人:黃瀞瑩、葉菁、顏佳玟、Nakaw Putun

第二場

發表人:黃舜廷、蔡漢正、張徐帆、李黛妮、朱芳儀

與談人:蔡佩桂

第三場

發表人:鄭元東、趙梓君、曾國榮、曾涵生、張凱惠

與談人:陳國偉、高俊宏

群山出海 當代藝術未竟的噪音

2021/11/6

花蓮石雕博物館

主講:Watan Tusi 瓦旦.督喜、朱芳儀

與談人:陳泓易、林育世、張徐帆

主講:Iyo Kacaw 伊祐噶照、Labay Eyong 林介文、Pakavulay 巴卡芙萊( 黃錦城 +Malay Makakazuwan 瑪籟)

特約討論:龔卓軍

主講:王昱心、卓俞翔

與談人:杜文田、高千惠

主講:Maraos 瑪拉歐斯

與談:Nakaw Putun、Iyo Kacaw伊祐.噶照、Sapod Kacaw撒部.噶照、盧俊翰

線上連線與談:巴丹藝術家Awee Xavier、Mytz Abelador、Joana Jose

【2021亞洲藝術學術論壇】

藝術的身體感知與環境知覺- 跳浪藝術/身體編織/臨界域感知

2021/05/08-06/06

水谷藝術

策展人 / 高士賀、傅筱雲

藝術家 / 李承道、李迪權、紀凱淵、龔玉玲

卓俞翔、張徐帆 × 鄭元東、趙梓君 × 黃鈺軒、葉菁 × 謝福音

與談人 / 陳志誠、陳貺怡、吳宜樺、龔卓軍、高千惠、文貞姬、陳泓易

▽△ 透視 · 現場 Perspective · Site ▽△

2021/01/07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大樓154視聽室

主持人/高千惠

發表人/Nakaw Putun 、王奐筑、呂瑋倫、杜佩峰、卓俞翔、洪榆橙、張凱惠、陳思宇、曾國榮、曾涵生、溫語晨、葉菁、趙梓君、蔡佳宏

評論人/王柏偉、王瑀、呂瑋倫、杜佩峰、林青萱、陳泓易、曾涵生

理念與實踐研究青年論壇 前進與養息 文件30年的再現與申論

2020/12/30-2021/01/08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視覺一館五樓

張徐凡、呂瑋倫、卓俞翔、黃鈺軒、顏佳玟、朱芳儀、謝福音、葉菁、趙梓君、鄭元東

拾間

2020/12/4-2020/12/27

臺南生活美學館

薛保瑕/龔卓軍/陳泓易/文貞姬/高千惠/陳貺怡/趙世琛

2020年亞洲當代藝術學術論壇主題展-《日常考:遊擊作為方法》

2020/11/07-11/08

舊大社

禮納里

萬金天主堂

2020/11/1

台東長濱三間屋實驗聚落

蔣偉光

林育世

Nakaw

潘小雪

高俊宏

龔卓軍

張恩滿

呂佩怡

高森信男

黃瀞瑩

呂瑋倫

洪榆橙

陳冠彰

「原民性・當代藝術・人類世」工作坊

2020/10/17-10/18

南科考古館國際會議廳

拉黑子

龔卓軍

吳其錚

紀科安

陳冠彰

許清保

涂維政

鄭玠甫

丁昶文

人類世實驗學院.千重溪南科考古論壇

2米X 2米的土方世界:當代藝術與考古遺址的對話

2020/06/01-2020/06/05

藝術家|洪榆橙、陳冠穎、黃上容、曾涵生、傅筱雲、溫語晨、鄭元東、劉鳳鴒、Nao Uda

展覽指導|高千惠

德希達的藥房:創作研習×評論書寫

2020/02/26-2

高雄六龜警備道

主辦: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台南藝術公社.森人散步計畫

人類世實驗學院:高山與當代藝術

2019/12/02-03

阿里山達邦部落

特約討論:陳貺怡、趙世琛、文貞姬、高千惠、陳泓易、龔卓軍

參與討論:兩校學生

阿里山達邦部落兩校思想寫生:南藝大x台藝大

ㄉㄨˊ:當代藝術的未來解ㄉㄨˊ術(毒、讀、瀆、獨)

de-toxic action in contemporary art

2019 11.15 Fri. -11.25 Mon.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視覺館一館一樓

實踐指導 Concept Advisor│ 高千惠 Kao, Chien-Hui           

論述撰寫 Essay Writing│ 黃瀞瑩 Huang, Ching-Ying                               

藝術家 Artist│ 宇田奈緒 Nao Uda、李佩姍 Lee, Pei-Shan、洪鈞元 Hong, Jun-Yuan、陳冠穎 Chen, Kuan Ying 、陳昱榮 Chen, Yu-Jung、陳聖元 Awan Tan、曾國榮 Tzeng, Gou-Rung、黃舜廷 Huang, Shun-Ting、廖昭豪 Liao, Chao-Hao、 蔡佳宏 Tsai, Jia-Hong

狀況外の實踐另類療法的藝與術

Practice Beyond Condition- Art as Alternative Therapy

2019.10.7

南科考古館多功能教室

港千尋

說話吧-照片!

港千尋-攝影與人類世中的美學國際工作坊

2019.

9.23

南科考古館多功能教室

龔卓軍  南藝大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

Cho-Chun Kung  Associate Professor, Doctoral Program in Art Creation

董維琇  台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

Wei-Hsiu Tung  Associate Professor, NUTN Department of Visual Arts and Design

謝仕淵  國立成功大學副教授

Shih-Yuan Hsieh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張溥騰  國立臺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助理教授

Pu-Teng Chang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art industry,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張君玫  東吳社會系教授

Chun-Meid Chang  professor, epartment of Sociology, Soochow University

陳伯義  攝影家/2018年台南國際攝影節策展人

Po-Yi Chen  Photographer/Curator, 2018 Tainan International Foto Festival

徐銘謙  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Ming-Chien Hsu  Deputy chief executive, Taiwan Thousand Miles Trail Association, Trail

李旭彬  南藝大材質創作與設計系講師/2018年台南國際攝影節策展人

Hsu-Pin Lee  Adjunct Faculty, Department of Material Arts and Design, TNNUA/Curator, 2018 Tainan International Foto Festival

吳瑪悧  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Ma-Li Wu  Associate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Transdisciplinary Art

布魯諾.拉圖  法國當代哲學家、人類學家、社會學家

Bruno Latour  French philosopher, anthropologist and sociologist

人類世實驗學院

迷你論壇

2019/6/24

-6/25

台南市美術館

高千惠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客座教授)

潘襎

(臺南市美術館館長)

薛保瑕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榮譽教授)

陳泓易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副教授兼國際事務處國際長)

禹東善

(韓國藝術綜合大學建築系教授)

汪文琦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文貞姬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副教授)

董維琇

(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

胡敏德(Made Mantle Hood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教授兼亞太音樂研究中心主任)

吳瑪悧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李雨潔

(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博士後研究員、專任教師)

李雨潔

(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博士後研究員、專任教師)

賴依欣

(嘉義市立美術館館長)

龔卓軍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副教授)

【2019亞洲藝術學術論壇】

「南方」作為轉向:近代東亞概念下的「南方」再定位

2019/03/06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視覺館五樓大教室

黃啟瑞 

後現代的妖怪學

2019/02/27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視覺館五樓大教室

羅傳樵

妖怪的敘事

2019/01/26-27

空總C-LAB Workshop 2F

龔卓軍

姚瑞中

高俊宏

周郁齡

秦政德

陳政道

吳牧青

張恩滿

李忠哲

陳寬育

吳其錚

郭俞平

安聖惠

石倉敏明

南藝大學生

台師大學生

北藝大學生

野根莖高山塾──藝術家三路會師論壇

2019/01/20

國立臺灣美術館2F研習教室

龔卓軍

港千尋(多摩美術大學教授)

王嵩山(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教授、亞大博物館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過去就是現在:藝術、巫術、追蹤術

2018/10/13、12/23

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習教室/演講廳

拉黑子.達立夫

張惠蘭

徐文瑞

臺灣美術雙年展「野根莖」系列講座

海美/沒館:創作與社區共生的可能性

海美/沒館:在地藝術行動與全球化的關係

2018/11/5-2018/11/30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象空間/南畫廊201(展覽),視覺館五樓大教室(論壇)

博士班師生

薛保瑕

郭昭蘭

林徐達

小鄉社造志業聯盟

叢峰

陳庭旭

黃敬婷

酸屋

黃俊傑

近邊緣-博士班藝術交流展

2018/11/28-2018/11/28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視覺館五樓大教室

Woo, Don-Son((Dean of School of Visual Arts, Professor of Architecture))

Lee, Kangmin(Head of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Assistant Professor of Architecture)

韓國建築史-演講活動

2018/11/05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所階梯教室

林博凱(台大社會所博士)

嘉南平原上的白色鬥魂:1950年代白色恐怖中的農民鬥爭與糖廠工人鬥爭

2018/10/31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視覺館五樓大教室

郭亮廷

葉杏柔(在地實驗企劃統籌)

近邊緣-博士班藝術交流展

業餘者的練習──識讀檔案中的「非言語」訊息

2018/09/02

2018/09/09

2018/09/16

2018/09/23

國立臺灣美術館演講廳

撒古流

港千尋

徐文瑞

高俊宏

達卡鬧

安聖惠

王嵩山

希巨蘇飛

林徐達

斜坡上的民族:撒古流.野根莖講座

燒墾:燒墾文化的生態種植觀

森林:即藥即垃圾的森林生態觀

生命:多手工藝與生命祭儀觀

建築:大地的彩衣建築觀

2018/01/05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視覺館五樓大教室

港千尋

悟性體察作為策展方法的實踐之路

2017/11/06-07

C-hub成大創意基地1樓

民藝作為方法:從亞洲當代藝術到文化設計

2017/06/04-05

2016/9/5~2016/9/6

南門書院

東京藝術大學桂英史教授以及博士生

本所龔卓軍老師

桂英史公路電影製作專題系列專題交流講座

2016/5/12

視覺館大教室

2016台北雙年展策展人 台北雙年展策展人柯琳•狄瑟涵

本校龔卓軍老師/呂理煌老師/龔義昭老師/張清淵老師/林欣怡老師

檔案的間距-系譜的動能」論壇活動

2016/1/13

視覺館大教室

東京多摩大學 港千尋教授

本所學生

國際藝術祭的做法—愛知三年展的特點

2016/1/7

視覺館大教室

韓國陶藝家 朴錫佑

「世界陶瓷雙年展回顧與未來」演講

2015/12/06~2015/12/13

北京中央美院

老師:薛保瑕、龔卓軍、陳泓易

博士生:林青萱、陳維峰、袁慧莉、蕭雅心、沈裕融、陳奕彰

中央美院舉辦之「2015年度地域文化研究之中央美院-台南藝術大學交流活動」

2015/11/11~2015/11/12

國立台灣美術館

金嬉英/文貞姬

楊佳玲/簡子傑

龔義昭/高千惠

林徐達/桂英史

沈伯丞/孫松榮

薛保瑕/蕭宗煌

龔卓軍/陳泓易

本所與國立臺灣美術館合作辦理「 2015 年亞洲藝術學術論壇  NOW, HERE! —千禧年後亞洲藝術的變異與開展」

2015/10/16  

韓國梨花女子大學

老師:薛保瑕、龔卓軍、陳泓易

博士生:吳梓寧、黃柏皓、莊宗勳、高俊宏

「亞洲藝術的內與外I:韓國與臺灣的現當代藝術」研討會

2014/12/01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視覺館五樓大教室

參與學者:

高千惠、王東、港千尋、曹慶暉

薛保瑕、龔卓軍、陳泓易李寅彰、蔡尚政、丁昶文、袁慧莉、陳宛伶、蕭卓宇、郭家勳、蕭雅心、王薇、彥風.高揚、許光輝、劉釗

 東經傾斜:北回與南歸的城影對話 

2013/12/09-11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教師聯誼廳

參與學者:薛保瑕、龔卓軍、陳泓易Alain Milon、丁穎茵、文貞姬、林徐達、徐虹、陳懷恩、汪文琦、孫松榮、楊婉儀、蔡淑玲、高俊宏王聖閎、呂佩怡、李明學、李寅彰、沈裕昌、紀文章、陳宣誠、陳美靜、沈伯丞、曾也慎

 2013 年亞洲藝術學術論壇-亞洲生活手勢III:手勢作為方法 】

2013/11/1-11/8

北京中央美院

老師:薛保瑕/龔卓軍/陳泓易

博士生:黃柏皓/郭家勳

廖惠玲/馬匡霈/丁昶文

吳梓寧/沈裕昌/林玉婷

北京中央美院主辦「第四紀:交替與新生」展覽交流活動

2012/12/05

北畫廊NG101教室 

座談會與會者

文貞姬

徐虹

金嬉英

蕭瓊瑞

央美師生

 【亞洲生活手勢2】-跳境 】亞洲藝術的在地實踐

2011/10/31-11/8

南藝大視覺館五樓、北畫廊二樓展場

參與學者:薛保瑕、龔卓軍、陳泓易、許平、張頌仁、高千惠、呂理煌、曾旭正、潘亮文、羅時緯、蘇智峰、文貞姬、陳界仁、稻頁真以、黃奕智、張登堯、蔣華、王捷、崔冬暉、陳粟裕、劉軍平、林欣怡

2011亞洲藝術學術論壇--亞洲生活手勢

2011/05/17-05/25

北京中央美院

參訪者: 薛保瑕、龔卓軍、陳泓易

博士生郭嘉羚/高俊宏/邱俊達/武嘉文/黃建樺

2011年北京中央美院學術交流活動-亞洲生活手勢海峽兩岸博士論壇

2011/05/01-05/02

圖資大樓中央講堂&五樓大教室

參與學者:吳光庭 何慶基 丁穎茵 梁美萍 陳奇相 薛保瑕 陳界仁 曾旭正 龔卓軍 陳泓易 蔣伯欣
丁昶文 吳梓寧 邱俊達 莊宗勳

當代藝術策展與公共空間資本化工作坊

2010/12/05-2010/12/26

南藝大

展覽藝術家:高俊宏、簡偉斯、鄭秀如、黃建樺、吳梓寧、陳冠彰 莊宗勳、郭嘉羚、陳依純、方偉文
策展團隊 :王品驊、邱俊達、陳宣誠、吳佩珊

「近身潛獵—向歷史投影」展覽

2010/11/08

視覺館 3322 教室

Milena Hoegsberg

國際策展人與博士生交流活動

2010/10/17~2010/10/25

韓國首爾大學、弘益大學等

推動者: 薛保瑕、龔卓軍、陳泓易

推動 2011 年「亞洲青年藝術論壇」計畫

2009/

12/05~07

國立台灣美術館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黃才郎、李肇修、何慶基、呂理煌

發表人:

Céline Flécheux、Helen Grace、中村拓志、曾旭正、Laurent Gutierrez

Valérie Portefaix、陳蕉、趙世琛、吳佩珊、陳宣誠、鄭乘騏、鄭秀如、曾也慎、簡偉斯、蘇孟鴻

引言人:

龔卓軍、薛保瑕、謝宗哲、陳泓易、陳瑞文、林靜秀

講評人:

陳瑞文、高榮禧、蔡幸芝、林寶元、孫松榮、龔卓軍

2009亞洲藝術論壇─微氣候:測不準的亞洲現代性

2009/

10/26~10/29

西班牙馬德里大學

龔卓軍

林志明

王品驊

沈柏丞

Susana Sanz Gimenez

身體與藝托邦:1987年以後台灣當代藝術介紹

The Body and the Atopia: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ontemporary Art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From 1987

2009/

12/03

建築所階梯教室

李肇修、曾旭正、龔卓軍、漢寶德、蕭瓊瑞、蔡濤、吳孟晉、林素幸、孫淳美、高千惠、蔣伯欣、張正霖、朱庭逸、張正霖、張晴文、蔣耀賢、吳瑪悧、港千尋、陳泓易、董維琇、劉千美、孫松榮、陳品君、蔡慶同、楊儒賓、何乏筆、宋灝、夏可君

皺摺‧視差‧翻譯:東亞現當代藝術

2008/

6/25

-27

台南藝術大學--音像大樓大放映廳

徐光台、陳瑋芬、林淑娟、戶倉英美、佐竹保子、蔡瑜、劉苑如、侯迺慧、鄭文惠、鄭毓瑜、鄭在書、顏崑陽、中嶋隆藏、李豐楙、莊錦章、楊儒賓、宋灝、龔卓軍、林志明、劉滄龍、何乏筆、童明昌、黃潔莉、蕭一凡、林俊臣、王品驊

「重探自然-人文傳統與文人生活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7/12/15

2007/12/16

本校視覺館視聽教室

黃宗儀老師、宋灝老師、張歷君、郭詩詠、簡子傑、梁莉苓、王品驊、陳維峰、林靜秀、張乃文、李家驊、駱麗真

亞洲青年藝術論壇:當代「混搭」.藝術「侵越」

2007/12/01~12/04

香港

龔卓軍老師

博士生

沈伯丞/陳維峰

參訪香港中文大學,拜訪了文藝雜誌「字花」的三位編輯,以及中文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與藝術系教授,包含主任Helen Grace、張歷君、劉育強、朱大成,另有藝術家與藝評人數人。

描述: 200712香港行 056描述: 200712香港行 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