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經歷
●2021「2022麻豆大地藝術季」總策展人,臺南,臺灣
●2021高雄市立美術館「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雙策展人之一,高雄,臺灣
●2021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21臺南傑出藝術家巡迴展─神紋樣:廖慶章X蘇小夢雙個展」策展人,臺南,臺灣
●2019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國立臺灣文學館合辦「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策展人之一,臺北,臺灣
●2018國立臺灣美術館「野根莖─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雙策展人之一,臺中,臺灣
●2017「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策展人,與協同策展團隊陳伯義、陳宣誠、陳盈瑛、黃瓊瑩獲第16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臺南,臺灣
●2015作為台南藝術公社創社成員,也開啟與民間信仰有關的「交陪」田野研究、策展工作
●2014邱再興文教基金「鬼魂的迴返:2014第四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策展人之一,臺北,臺灣
●2013臺北誠品畫廊「我們是否工作過量?(Are We Working Too Much?)」策展人,臺北,臺灣
專書及專書論文
● 龔卓軍, (2006/9),《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台北:心靈工坊。
● 龔卓軍, (2003/12),<情欲「主體性」的弔詭:娼妓現象所涉及的認識論與倫理學諸問題>,收於《情、欲與文化》,余安邦主編,台北:中研院民族所,頁83-108。
● 龔卓軍, (2000/12),<性政治中的主體、習性與結構:以何春蕤的性論述為線索>,收錄於《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
● 龔卓軍, (1999/6),<李維史陀結構主義中的形上學問題>,刊於《現代哲學:理論與批判》,曾慶豹、溫明麗主編,師大書苑出版。
● 龔卓軍, (1998/6),《身體與想像的辯證:尼采,胡塞爾,梅洛龐蒂》,博士學位論文,1-244。
期刊論文
● 龔卓軍,(2006/04),<真實身體行動的自我技術:用果陀斯基閱讀晚期傅柯>,收於《藝術觀點》,No.1,頁4-15。 (NSC94-2411-H-110-018)
● 龔卓軍,(2006/04),<身體感與時間感:以梅洛龐蒂解讀柏格森為線索>,收於《思與言》,第44卷第1期。 (NSC94-2411-H-110-018)
● 龔卓軍,(2006/03),<身體感:胡塞爾對身體的形構分析>,收於《應用心理研究》,第29期,頁157-181。
● 龔卓軍,(2005/12),<從擬作姿態到擬作的力:舞蹈現象學研究>,收於《哲學與文化》,第32卷第12期,頁103-124。 (NSC94-2411-H-110-018)
● 龔卓軍,(2005/09),”From Cultural Skin to Cultural Therapeutics: body, alterity and media image experience”,收於《中山人文學報》,20: 47-62。(NSC93-2420-H-110-001)
● 龔卓軍,(2004/11),<身體與科技體現之間:媒體藝術的現象學>,收於《視覺藝術》,7:93-120。 (NSC93-2420-H-110-001)
● 龔卓軍,(2004/4),<現象學論死亡-以列維納斯為線索>,《揭諦》,第六期,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系,頁195-221。 (NSC91-2411-H-110-023)
● 龔卓軍,(2003/12),<藝術與視覺的存有學:梅洛龐蒂與列維納斯之間>,收於《中山人文學報》,17:65-80。 (NSC92-2420-H-110-002)
● 龔卓軍,(2003/12),<生病詮釋現象學:從生病經驗的詮釋到醫關係的倫理基礎>,收於《生死學研究》,創刊號,頁57-75。 (NSC91-2411-H-110-023)
● 龔卓軍,(2002/4),<審美現代性之爭:哈伯瑪斯與傅柯論波特萊爾>、《中外文學》,頁32-61。
● 龔卓軍,(1998/4),<身體與想像的辯證:從尼采到梅洛龐蒂>,《中外文學》,頁10-50。
研討會論文
● 龔卓軍,(2006/04),<傅柯論釋夢學:關注自我的倫理技術>,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第三屆本土心理治療學術研討會」。(NSC94-2411-H-110-018)
● 龔卓軍,(2006/02),<間距存有學之微差:梅洛龐蒂與傅柯論視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晚期傅柯與傅柯之後--跨文化視野下的主體問題與自我技術」國際研討會。 (NSC94-2411-H-110-018)
● 龔卓軍,(2005/11),<從虛擬姿態到虛擬的力:舞蹈現象學研究>,台灣哲學會主辦「2005年台灣哲學學會年會暨『哲學反省與知識創新』研討會」。(NSC94-2411-H-110-018)
● 龔卓軍,(2005/08),“Caring Dying Others or Death as Absolute Otherness: Phenomenological and Post-phenomenological Thinking of Death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Human Science Research Conference (IHSRC29005) 10th - 13th August 2005 (http://www.ihsrc05.com/register.htm) at Talbot Campus, Bournemouth University, presented article. (NSC93-2420-H-110-001)
● 龔卓軍,(2005/06),”Space-Perception and Intenionality: Merleau-Ponty and Heelan On Paintings”,國科會人文中心(The Center for Humanities Research,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in Taiwan)主辦「2005身體與認知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ody & Cognition: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NSC93-2420-H-110-001)
● 龔卓軍,(2005.03) <時間、空間與慾望:媒體閱聽的感知現象學與生命政治的通識教育>,「『東華的挑戰計畫』跨領域實踐學習研討會」。
(NSC93-2420-H-110-001)
● 龔卓軍,(2005/3),<真實與重逢:精神分析的倫理學>(與林耀盛共同發表),交通大學社會文化研究所主辦「從真實到倫理之間──精神分析與文化理論學術研討會」。 (NSC93-2420-H-110-001)
● 龔卓軍,(2004/12),<從物質想像到空間詩學>,聯合國國際藝評人協會2004年會高雄場。 (NSC93-2420-H-110-001)
● 龔卓軍,(2004/10) <何妨吟嘯且徐行:從心理治療知識到倫理現象學的精神分析術作為臨床本土心理學的轉化>(與林耀盛共同發表),中央研究院民族所與東華大學主辦「第七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NSC93-2420-H-110-001)
● 龔卓軍,(2004/6) <可轉圜與不可轉圜之「間」(ecart)─梅洛龐蒂晚期存有學之重估>,南華大學哲學系與中山哲學所合辦「當代哲學工坊:霧社會議」。
● 龔卓軍,(2004/5),<身體與科技體現之間:媒體藝術的現象學>,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主辦「2004國巨科技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 (NSC92-2420-H-110-002)
● 龔卓軍,(2004/5),“From Cultural Skin to Cultural Therapeutics: media image experience”, presented in First PEACE (Phenomenology for East-Asian CirclE) Conference, 24–29 May 2004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NSC92-2420-H-110-002)
● 龔卓軍,(2003/11),<身體感與時間感──梅洛龐蒂對柏格森的解讀>,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主辦「第一屆兩岸三地現象學學術會議」。
(NSC92-2420-H-110-002)
● 龔卓軍,(2003/10),<疼痛:從現象到詮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主辦第三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 (NSC91-2411-H-110-023)
● 龔卓軍,(2003/10),<從身體感到同情共感:生命倫理通識教育的方法學反思>,文藻外語學院主辦第一屆「通識教育跨群組」學術研討會。
● 龔卓軍,(2003/5),<梅洛龐蒂與列維納斯:藝術與視覺的存有學>,南華大學哲學系主辦「第四屆比較哲學學術研討會」。
● 龔卓軍,(2002/12),<列維納斯論死亡>,台灣哲學學會研討會年會。(NSC91-2411-H-110-023)
● 龔卓軍,(2002/5),<現象學哲學與心理學的方法對話:以死亡現象的研究為例>,淡江大學第三屆倫理思想與道德關懷國際學術研討會。
● 龔卓軍 (2001/10),<生病詮釋現象學:從生病經驗的詮釋到醫病關係的倫理基礎>,宣讀於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主辦之「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
● 龔卓軍, (2001/10),<媒介文化流變中的藝術教育主體──主體研究的另類提問>,宣讀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辦、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承辦之「現代教育論壇:藝術教育與流行文化」研討會。
● 龔卓軍, (2001/9),<性欲主體性:從法權主體、身體主體到欲望主體>,宣讀於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主辦之第六屆「四性」兩岸三地學術研討會 。
● 龔卓軍, (2000/4),<解嚴前後的台灣美術設計:劉開現象>,《從批判質疑到世俗想像:臺灣的藝術與現代性討論會》,1-22。
● 龔卓軍, (1999/9),<性政治中的主體、習性與結構:以何春蕤的性論述為線索>,《’99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179-209。
專書及專書論文
● 龔卓軍 ,(2003/12),<情欲「主體性」的弔詭:娼妓現象所涉及的認識論與倫理學諸問題>,收於《情、欲與文化》,余安邦主編,台北:中研院民族所,頁83-108。
● 龔卓軍, (2000/12),<性政治中的主體、習性與結構:以何春蕤的性論述為線索>,收錄於《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
● 龔卓軍, (1999/6),<李維史陀結構主義中的形上學問題>,刊於《現代哲學:理論與批判》,曾慶豹、溫明麗主編,師大書苑出版。
● 龔卓軍, (1998/6),《身體與想像的辯證:尼采,胡塞爾,梅洛龐蒂》,博士學位論文,1-244。
技術報告及其他
● 龔卓軍, (2006.04),<在死亡的高度上,揮霍──評金技枝演社的《祭特洛伊》>,《劇場事》2,頁18-25。
● 龔卓軍, (2005.09),《中國文哲研究通訊》59第十五卷第三期「真理與工夫:傅柯研究與當代儒學之碰撞專輯」<修養與批判:傅柯《主體詮釋學》初探>與<考古學空間與空間考古學 — 傳柯的「異質拓樸學」>二文之評論。頁23-27,91-94。 (NSC94-2411-H-110-018)
2.龔卓軍, (2004/5),國科會計畫「時間、空間與慾望:媒體閱聽的感知現象學研究(1/2)」期中報告與參加國際會議心得(未發表)。(NSC92-2420-H-110-002)
● 龔卓軍、蔡錚雲, (2004/3),合譯作《醫院裡的危機時刻》,台北:心靈工坊。
● 龔卓軍、許敏桃, (2004/3),導讀<無盡的責任.難眠的理由>,收於《醫院裡的危機時刻》,台北:心靈工坊。
● 龔卓軍、王靜慧, (2003/8),譯作《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
● 龔卓軍, (2003/8),導讀<空間原型的閱讀現象學>,收於《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與《文化研究月報》第三十期。
● 龔卓軍, (2002/2/8),書評<我就是你們所說的罕見疾病患者>,中央日報副刊。
● 龔卓軍, (2001/11),導讀<當現象學家走進醫病田野>,收於《醫院裡的哲學
家》(Troubled Voices: stories of ethics & illness),詹納(Richard Zaner) 著,譚家瑜譯,台北:心靈工坊。
● 龔卓軍, (2001/3),合譯作《自由與命運》(Freedom and Destiny),Rollo May著,龔卓軍、石世明譯,台北:立緒文化。
● 龔卓軍, (2000/9),書評<龔卓軍評《悲劇的誕生》>,網路電子報《明日報》閱讀版。
● 龔卓軍, (2000/7),合譯作《內在英雄》(Inner Hero),卡蘿.皮爾森著,徐慎恕、朱侃如、龔卓軍譯,台北:立緒文化,163-215。
● 龔卓軍, (2000/4),合譯作《夢的智慧》(The Wisdom of the Dream),史蒂芬.賽加勒與墨瑞兒.柏格 (Stephen Segaller & Merrill Berger) 合著,沈台訓、曾廣志、龔卓軍譯,龔卓軍校閱,台北:立緒文化,23-148。
● 龔卓軍, (2000/4),導讀<榮格心理學的嘉年華>,收於《夢的智慧》(The Wisdom of the Dream),史蒂芬.賽加勒與墨瑞兒.柏格 (Stephen Segaller & Merrill Berger) 合著,沈台訓、曾廣志、龔卓軍譯,龔卓軍校閱,台北:立緒文化,17-22。
● 龔卓軍, (2000/4),譯作《靈性復興:宗教與科學的整合道路》(The Marriage of Sense and Soul),肯恩.威爾伯(Ken Wilber)著,台北:張老師文化,15-326。
● 龔卓軍, (2000/4),譯序<現代理性的尊嚴與危機>,收於《靈性復興:宗教與科學的整合道路》(The Marriage of Sense and Soul),肯恩.威爾伯(Ken Wilber)著,台北:張老師文化,22-31。
● 龔卓軍, (2000/4),導讀<夢是心靈的最後莽原>,收於《夢:私我的神話》(Dream: Private Myths),安東尼.史帝文斯著,薛絢譯,龔卓軍校閱,台北:立緒文化,5-12。
● 龔卓軍, (1999/11),<身體與想像的辯證:以尼采《悲劇的誕生》為例>,收於網路哲學期刊《哲思》(Zhe-Si: A Chinese Philosophical Journal)第二卷第三期。
● 龔卓軍, (1999/5),譯作《人及其象徵》(Man and His Symbols),榮格(Carl G. Jung)著,台北:立緒文化,26-432。
● 龔卓軍, (1999/5),譯序<潛意識現象學:鵝味、乳房潰爛與煉金術士>,收於《人及其象徵》(Man and His Symbols),榮格(Carl G. Jung)著,龔卓軍譯,余德慧校閱,台北:立緒文化,17-25。
● 龔卓軍, (1999/2),序文<戰士之道>,收於《解離的真實:與巫士唐望的對話》,卡羅斯.卡斯塔尼達著,魯宓譯,台北:張老師文化,1-6。
● 龔卓軍, (1998/2),譯作《拉岡》(Lacan),Darian Leader著,台北:立緒文化,1-175。
其他學術成就
● 2007.03 《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一書獲得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 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
● 2003.12.31 《空間詩學》一書翻譯獲得「第25屆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 聯合報讀書人非文學類最佳書獎
● 2006.7-2007.6 獲得法國國家圖書中心「譯者旅法獎助金」 2個月旅法獎助
翻譯
● 2007 譯作《眼與心》(L’Oeil et l’Esprit),Maurice Merleau-Ponty著,台北:典藏出版社
● 2006 合譯作《傅柯考》(Foucault), Federic Gros著,台北:麥田出版社
● 2004 合譯作《醫院裡的危機時刻》(Conversations on the Edge),Richard Zaner著,台北:心靈工坊。與蔡錚雲合譯。(本書出版獲得教育部顧問室部分補助)
● 2003 合譯作《空間詩學》(La Poetique de l’espace),Gaston Bachelard著,台北:張老師文化(本書獲得「聯合報2003年讀書人獎」非文學類最佳書獎)
● 2001 合譯作《自由與命運》(Freedom and Destiny),Rollo May著,台北:立緒文化
● 2000 合譯作《夢的智慧》(The Wisdom of the Dream),Stephen Segaller & Merrill Berger著,台北:立緒文化
● 2000 譯作《靈性復興:科學與宗教的整合道路》(The Marriage of Sense and Soul),Ken Wilber著,台北:張老師出版
|